各院(部):
为加强管理,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使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自我防护潜力。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常识,具备自救自护能力。
通过定期对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查找出安全隐患点,对摸排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干预,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具体措施
(一)扎实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工作
各二级学院(部)要通过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专家讲座、播放宣传纪录片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消防、食品、人身、财产、交通、防溺水、心理健康等常识,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途径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救潜力。安全教育的主要包括人身财产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教育两方面。
(二)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各二级学院(部)应开展学生宿舍违规存放、使用大功率电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等排查及治理行动;重大节、假日放假前后,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摸排,详细统计清楚每一位学生的去向、紧急联系人方式等重要信息,收假当天晚上摸排所有学生是否安全归寝,及时联系未按时归校的学生,掌握每一个未到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学生“网贷”“传销”摸底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
(三)严格落实“晚汇报”制度
落实“晚汇报”制度,不定期开展学生晚归、外宿抽查行动。各二级学院(部)要认真落实“晚汇报”制度,通过层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寝室安全信息员、班长的作用,使各班主任、辅导员及副书记能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情况。同时通过不定期的开展学生晚归、外宿抽查行动,降低学生校外住宿的风险。
(四)深入开展预警教育工作
深入开展心理问题、学业问题、人际交往不和谐、家庭生活困难等重点学生的排查工作。辅导员、班主任要注重经常性地深入课堂、深入寝室,全面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注重排查安全隐患,充分调动学生干部骨干力量,及时掌握并上报班级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以及同学中出现的异常行为或现象,及时对排查出的安全问题进行干预。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重视。各院部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放在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
2、安全教育常态化。各院部要将安全教育工作变成常态化工作,月月抓、日日抓、时时抓,常抓不懈。
3、安全教育细致化。各院部要将安全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规定动作与院部实际情况相结合,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学生工作部(处)
2020年6月3日 |